《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》曹城村:扶贫车间“生产”小康生活
2020-07-08 来自: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:387
在新城镇曹城村,有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王建平,回乡在村头建办扶贫车间,让村里的20多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务工,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添了新途径。
盛夏时节,走进新城镇曹城村的宇邦环保(甘肃)科技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,高大的厂棚宽敞明亮,设施齐全,棚内机器飞速转动,传出轰轰隆隆的声音。孙世钧和十多位工友正在折弯机和冲床前专心地进行工件折弯压型、冲孔、组装工作,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
在45岁孙世钧的麻利操作下,一排排做工精细的声屏障平体板被送入最后一道喷涂流程。很难想象,一年多以前,这位农闲时只能做家务打零工的贫困户如今成了家门口的车间工人,而他生产的产品,将销往陕甘宁青新等地区,为营造环保绿色空间做出贡献。
新城镇曹城村村民孙世钧说: “一天老板给我150元,忙了也能照顾家里,闲的时候来到厂子上班。”
孙世钧说,他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,多年前妻子因为意外事故残疾,他不能外出务工,家里生活非常艰难。
2018年,宇邦环保(甘肃)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平和村委会于联建的扶贫车间,主要生产高速公路降噪板、消声器、隔音设备等环保产品,承接噪音处理、除尘降噪等环保工程,提供噪音振动监测、声屏障销售安装等技术服务。扶贫车间一建立,孙世钧就在这里上了班,成了稳稳当当的产业工人。2018年底,他们家就实现了稳定脱贫。
宇邦环保(甘肃)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平说:“现在主要生产消声产品和隔音产品,现在吸纳贫困户是14户,每年给村集体经济支助5万元,回家能为父老乡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,我是特别高兴。”
如今,死寂的旧村部和学校已被生机勃勃的扶贫车间所取代,在家务农靠天吃饭的贫困村民变成了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。据了解,该就业扶贫车间2019年正式投产后,生产值达到2500万元。现有职工27人,其中贫困户14人,工人月工资平均5500元,*低每人每天收入100元,最高每人每天收入200元。